更好潍坊,青山绿水映新颜
潍坊日报 2025-03-13 09:32:28
□本报记者 刘杰
又是一年植树节,“植”此青绿正当时。
3月11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向广大市民、社会各界人士发出倡议,希望大家用双手为潍坊大地增添一抹新绿,让“蓝天白云、绿树成荫”成为潍坊最靓丽的城市名片。
植树造林不仅是一项生态工程,更是一种文明传承。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植树造林被赋予了更深远的意义,它不仅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更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具体行动。
以植树节为契机,将绿色理念深深地融入城市的血脉:在工业园区,以绿植降噪减碳;在城市社区,以绿意焕发蓬勃生机;在乡村田野,以绿网守护沃土……连日来,我市各地积极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广大干部群众以实际行动爱绿、植绿、护绿、兴绿,为建设更好潍坊增绿添彩。
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去年,我市完成造林绿化3628亩,建成省级以上幸福河湖74条。空气优良天数保持全省前5,PM2.5浓度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国控河流断面优良水体比例高于省定目标14.3个百分点。全面完成第二轮“四减四增”行动,提前完成“十四五”总量减排任务目标和能耗强度下降基本目标。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用它来形容潍坊,真是恰到好处。
近日,昌乐西湖公园再次迎来白骨顶鸡,它们时而悠闲地在水面游弋,时而潜入水中觅食,为美丽的昌乐西湖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白骨顶鸡“做客”昌乐,是对昌乐生态环境的别样“点赞”。
在潍坊,对环境要求很高的水鸟,就有青头潜鸭、西方秧鸡、长嘴剑鸻、斑鱼狗、水雉、白鹭等多种。“近年来,栖息在潍坊的鸟儿,无论数量还是种类都越来越多。”摄影爱好者用镜头记录下了潍坊日益提高的生态环境质量。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对潍坊来说意味着什么?是资源、是财富,更是造福当代、泽被后世、永续发展的不竭“源泉”。
护生态优环境,各县市区、各部门躬身力行,以高质量生态赋能高质量发展。
安丘市紧扣保障辖区水环境质量改善这一目标,从排查、整治、守护三个维度精准发力,积极推动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
打好生态环保“组合拳”,昌邑市从优服务、强产业、提效能等方面强化重点项目环保服务保障,加快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比如在项目审批上,开展“两证合一”试点改革,实现环评与排污许可并联申报、并联审批。今年共审批环评7个,平均时限12个工作日,提速70%以上。
滨海区持续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以林长制为抓手,统筹推进国土绿化与生态修复工程,聚焦重点生态工程、城市品质提升、乡村生态振兴等任务,完成城区绿化改造50万平方米,园区内绿化面积10万平方米,完成乡村绿化2000余亩。重点实施了城际生态廊道(沿海防护林带)、弥河生态绿廊、“两河一带”生态建设工程、西城沿海生态保护林项目、滨海湿地生态修复项目等生态示范工程,建成绿化面积约2万余亩,构建起了多层次的生态屏障。
科技赋能生态环境监管,市生态环境局积极探索实施“非接触模式”走航监测,利用质谱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等先进技术实时精准监测VOCs(挥发性有机物)、NOx(氮氧化物)等气体浓度,动态捕捉污染热点,快速锁定污染源,通过“空地结合”的方式有效扩大监测范围,提升监测精确度。
在绿水青山间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随着潍坊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深入推进,绿水青山成为市民游客触手可及的幸福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