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打击保险诈骗犯罪专项工作举措及成效情况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2025-03-25 17:14:00
3月25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潍坊市打击保险诈骗犯罪专项工作举措及成效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刘向东 潍坊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李伟明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潍坊监管分局副局长
刘 毓 潍坊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支队长
去年,潍坊市公安局针对当前保险诈骗犯罪活动多发,人民群众和保险机构反映强烈的情况,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联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潍坊监管分局,在全市部署开展了打击保险诈骗犯罪专项行动,为净化保险市场生态、维护我市金融秩序,做出了积极贡献。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共立案侦查保险领域犯罪案件2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2人,挽回损失430余万元。
主要工作做法
有以下几个方面
↓↓↓
一、明确打击重点
积极会同市金融监管部门、保险行业协会,深入分析我市保险领域犯罪态势,对全市保险公司和群众举报的线索进行综合研判,重点关注利用车辆保险、雇主责任险、意外险等险种实施保险诈骗的案件,重点打击汽修厂“套路险”类、套牌运输车类、“车衣险”类、涉新能源车电池等车损险和“人伤黄牛”类、意外健康类、雇主责任险等人身险职业保险诈骗犯罪团伙,以及跨机构、跨行业、跨区域实施犯罪的具有职业化、产业链特征的犯罪团伙,切实增强防范和打击保险诈骗犯罪的主动性和效能性。
二、加强警保协作
充分发挥“警保协作”机制和反保险诈骗工作站的作用,协调市保险行业协会,调取近年来全市各保险公司理赔数据,积极对接各保险公司,了解保险诈骗的犯罪特征和形势特点。依托我市成立的华东片区唯一全国保险诈骗研判支撑点,综合运用公安专业技术手段对异常数据、异常行为进行多维度梳理分析。结合现行案例和突出犯罪,制作“两书一单”,向保险协会、保险公司先后发放《公安经侦提示函》《公安经侦建议函》和《风险预警备案单》36份,提高保险行业对保险诈骗犯罪的识别防范能力。
三、强化打击整治
聚焦“破大案、打团伙、断链条、摧网络、净生态”的目标,紧紧围绕影响本地发展、破坏市场秩序的突出问题,以高发多发且社会反映强烈的车险、人伤险等领域作为发力点,实行多警种协作、多手段赋能,对犯罪手段、特点进行刻画总结,实现由车到人、由人到案的精准画像。聚力开展集中打击工作,坚持市县主战定位,利用公安机关多维数据优势对犯罪链条和犯罪事实进行深挖串并,实行挂牌督办、市县联动,组织优势警力集中攻坚、收网打击,先后成功侦破了一批有代表性的案件,有力整顿和规范了全市保险业市场秩序。
四、强化宣防教育
充分发挥宣防工作“震慑犯罪、揭露违法、警示风险、教育公众”的综合效能,依托“5.15”打击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借助全市公安机关“夏季行动”“冬季行动”,广泛利用“报、网、微、端、视”全媒体矩阵,全面构筑打击保险诈骗犯罪的宣传阵地,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曝光典型案例、揭露作案手法,不断提高保险行业和社会群众的防范意识和防骗能力,努力营造反保险诈骗“全民知晓、全民抵制、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决不让保险业成为不法分子的“发财区”。
山东商报记者:当前保险诈骗犯罪活动多发,给广大群众和保险机构带来了财产损失,请问保险诈骗犯罪有哪些特征和作案手法?
刘毓答:当前,保险诈骗犯罪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车险、人身意外险等传统类型犯罪仍然突出。不法分子有的裹挟行业、机构工作人员内外勾结作案,有的通过专业“碰瓷”、多次制造“高档二手车”碰撞事故骗取理赔金,有的为骗取高额意外险理赔金而进行故意伤害等违法犯罪行为,性质十分恶劣。二是犯罪手段加速变异、骗保险种持续增多。为应对金融监管、逃避刑事打击,不法分子保险欺诈手法不断升级迭代,虚构事故、夸大损失、冒名顶替、虚假销售等犯罪手段变异翻新。新型险种诈骗犯罪高发频发,呈现出由传统险种向雇主责任险、团体意外险、运费险、退货险等全保险业态蔓延的态势。三是犯罪主体职业化、作案团伙化趋势明显。此类犯罪贯穿投保、经纪、理赔业务全流程,职业涉及汽修、医疗、鉴定、评估全环节,人员涉及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以及保险中介、理赔定损、医疗鉴定、汽车修理等全链条,形成“窝案”“串案”问题特征明显,严重侵蚀保险业发展成果和保障基础,危及保险业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的充分发挥。总的来看,当前,保险诈骗犯罪形势依然较为复杂严峻,公安机关将继续加强与金融监管部门的协作配合,不断探索依法打击保险诈骗犯罪的新模式,以高水平安全护航经济金融高质量发展。
新黄河客户端记者:打击保险诈骗犯罪是公安机关与金融监管部门联合开展的一个专项工作,请问,金融监管部门有哪些具体工作和做法?
李伟明答:为打击遏制保险欺诈违法犯罪,维护金融市场秩序,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全市公安机关联合金融监管部门部署开展了为期7个月的保险诈骗犯罪专项打击工作,合力侦破了一批群众关切、涉及面广、影响恶劣的重大案件,为持续开展反保险欺诈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取得了良好效果。主要做法是:一是强化统筹部署。全市金融监管部门积极深化与市、县两级公安机关的联动,组织行业集中排查、高效配合,协助公安机关成功破获一批重大案件。二是强化科技赋能。充分利用反保险欺诈信息平台和金融监管信息系统等智能工具,融合公安警务资源,显著提升疑点筛查、欺诈定位、资金追查的准确率。三是强化协作配合。专项打击工作期间,金融监管部门主动发声,结合“5·15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7·8保险日”、“金融教育宣传月”等重要节点,开展系列集中宣传活动,主动协作,积极与公安、司法、医疗保障、市场监管等部门协调联动,在信息共享、线索串并、案件侦办等方面提供了有力保障。下一步,全市金融监管部门将持续巩固专项打击工作成果,优化合作机制、深化联合协作、强化宣传防范,保持对保险诈骗犯罪的严打密防态势, 切实净化保险行业生态,维护我市良好营商环境。
大众网记者:请问,下步公安机关在打击保险诈骗犯罪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我们普通百姓应该如何识别骗局、防止上当受骗?
刘毓答:保险诈骗犯罪当前形势依然较为复杂严峻,车险、人身意外险等传统险种犯罪依然突出,雇主责任险、团体意外险等新险种犯罪高发频发,严重扰乱金融保险市场秩序。下一步,公安机关将坚持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一是构建常态化打击机制,坚持集群、集约、集中打击,突出主动、合力、长效打击,持续依法严厉打击保险诈骗犯罪活动。二是开展专项化集中打击,将打击锋芒对准团伙型、职业化、跨区域重大保险诈骗犯罪活动,重点整治利用车辆保险、雇主责任险、意外险等险种实施保险诈骗的违法行为,彻底斩断保险领域黑灰产业链。三是实行一体化社会治理,加强与金融监管部门协作配合,深入推动形成保险欺诈综合打击整治工作合力,坚决维护经济金融秩序,更好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此,提醒广大市民,识别防范保险诈骗犯罪要做到以下四点:一是提高个人防范意识,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保险。二是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确保信息安全准确。三是选择信誉良好的保险机构,降低被欺诈风险。四是依法维护自身权益,通过正规渠道维权,拒绝非法代理维权,不轻信“代理维权”“代理退保”等虚假承诺,拒绝恶意投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