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2025年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政策例行吹风会(文字实录)

2025-03-27 19:35:44

  3月27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政策例行吹风会,解读《潍坊市2025年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邹晓东 潍坊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一级调研员,新闻发言人

  孟建明 潍坊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三级调研员

  陈艳丽 潍坊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实施方案》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主要包括总体目标、工作措施、保障措施和相关附件四部分内容。
 

总体目标

  (一)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重污染天数比率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细颗粒物(PM2.5)浓度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二)国、省控断面优良水体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县级及以上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近岸海域优良水体面积比例达到59.3%以上。

  (三)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完成147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

  (四)持续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开展产废单位“五即”规范化建设,深化危废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推动危废填埋量占比稳中有降;开展重点领域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筑牢环境安全底线,有效防控环境风险;推进重金属污染减排,重金属排放总量较2020年下降1%。
 

工作措施

  明确年度污染防治攻坚4个方面27项具体措施。

  (一)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包括淘汰低效落后产能、压减煤炭消费量、推进清洁取暖、优化交通运输方式、全面开展传统产业集群升级改造、实施VOCs全过程污染防治、推进重点行业污染深度治理、推动移动源污染管控、提升面源污染精细化管控水平、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等10项措施。

  (二)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包括巩固“两清零、一提标”工作,持续推行污水处理厂、管网与河湖水体“厂—网—河(湖)”一体化、专业化运行维护,加强河道精细化管理,强化排水水质管控,深化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深入打好重点海域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等7项措施。

  (三)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包括持续抓好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夯实地下水污染防治基础等4项措施。

  (四)强化环境风险管控。包括强化危险废物监管、持续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强化重金属污染防控、严格重点新污染物环境风险管控、强化环境风险防控、扎实开展辐射安全隐患排查等6项措施。
 

保障措施

  主要有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和强化宣传引导等3方面内容,为方案实施提供保障。
 

相关附件

  明确了重点支撑项目208个,分别为大气污染防治支撑项目144个、水污染防治支撑项目64个,14个县市区(市属开发区)147个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137个村的农村环境整治任务,逐项明确责任单位、整治要求和完成时限。
 


 

  大众日报记者: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为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我市将采取哪些新举措?

  陈艳丽答:今年我们将继续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特别是突出精准治污,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三水协同,深入推进水污染防治攻坚,重点将采取以下几项举措:一是守牢水环境安全底线。坚持目标和问题导向,以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实施重点河流断面“一河一策”“一断面一策”精准治理。持续开展冬春季水质保障、汛期河湖水质超标隐患排查专项行动,强化河道精细化管控,紧盯河道、沟渠、排污口等关键区域,推动枯水期、汛期河湖管护常态化、制度化,保障全市水生态环境安全。二是保障饮水水源水质安全。持续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以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水源地、乡镇级及“千吨万人”水源地为重点,做好水源保护区标志和隔离防护设施维护工作。强化饮用水水源地日常监管,建立落实水源地巡查制度。开展水源地风险评估,建立风险源名录,制修订水源地专项预案并定期演练。开展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专项调查工作,更加全面掌握我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环境质量状况。三是深入实施重点专项行动。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提升攻坚行动,对辖区内入河排污口进一步开展地毯式排查,不断巩固入河排污口整治成效,进一步优化提升水环境质量。深化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专项行动,提升污水管网质量和污水收集处理效能,实现污水应收尽收。持续实施城市黑臭水体环境整治保护行动,进一步完善整治措施,提升整治成效,确保全面完成整改工作。坚持“陆海统筹”,持续深入打好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稳步推进陆源污染整治,协同强化沿海环境监管,提升近岸海域水质。

  新黄河客户端记者:环境空气质量的改善是群众最能直观感受到的,也是污染防治攻坚中的重要工作,请问今年我市在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方面会采取哪些措施?

  孟建明答:2025年,我们将聚焦“十四五”总目标,紧盯PM2.5和臭氧两项关键指标,实施十大措施、144个重点项目,进一步削减污染物排放,推动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重点在三个方面继续下功夫:一是在结构调整上继续下功夫。淘汰低效落后产能,逐步退出限制类涉气行业工艺和装备。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建设。压减煤炭消费量,推进清洁能源倍增行动,推进落后燃煤小热电机组关停或整合。推进清洁取暖,加大民用、农用散煤替代力度,平原地区散煤基本清零。优化交通运输方式,加强铁路专用线和联运转运衔接设施建设,最大程度发挥既有线路效能。积极推广新能源车辆使用,提高公交、出租、城市物流配送、轻型环卫车辆中新能源车辆比例。二是在深度治理上继续下功夫。全面开展传统产业集群升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集群大气污染治理水平。实施VOCs全过程污染防治,针对10个关键环节持续开展排查整治,加快实施低VOCs含量原辅材料替代,强化VOCs无组织排放整治,推进油品VOCs综合管控。推进火电、玻璃、石灰、矿棉、有色等行业、垃圾焚烧企业大气污染物深度治理,实施水泥、焦化行业超低排放巩固提升。推动移动源污染管控。实施柴油货车排放常态化执法检查,依法查处各类违法行为。基本淘汰国三及以下非营运柴油货车。提升面源污染精细化管控水平。加强城市建筑、市政、公路、水利等施工场地扬尘精细化管控,继续在全市推广道路深度保洁模式,控制扬尘污染。强化餐饮油烟、秸秆禁烧监督管理。三是在精准管控上继续下功夫。完善空气质量预报体系,加强预测预报能力建设,提高预报准确率。完善重点行业企业绩效分级指标体系,规范企业绩效分级管理流程,鼓励提升绩效等级。强化重污染天气应对,尽可能减轻重污染天气造成的影响和损失,最大程度地保障公众健康。

  潍坊日报记者:危废管理是生态环境管理的一个重要领域,生态环境部门对危废实施全过程监管,请详细介绍一下咱们全过程监管的措施。

  陈艳丽答: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方面,是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内容。今年,我市继续将抓危废监管,保环境安全作为大事要事,持续抓好危废全过程监管,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源头管控。建设前落实环评制度,产废单位依法申报危废产生情况,备案管理计划,从源头上减少危废的产生。二是联单制度管理。在危废转移过程中,产生、运输和接收单位需如实填写转移联单,实现危废转移的全程跟踪和追溯。三是加强智慧监管。充分利用“无废山东”智慧管理平台,推广“五即”管理,将危废“产、贮、运、处”等环节的信息纳入平台管理,实现危废信息化监管。四是开展规范化评估。将危废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工作常态化,选树标杆企业,组织现场学习,全面提升危废规范化管理水平。五是筑牢末端防线。开展重点场所常态化巡查,压实镇街网格属地责任,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及时处置。六是强化执法监管。加强与公安等相关部门联勤联动,严厉打击涉危险废物环境违法行为,形成强力震慑。

责任编辑:李娜

展开全文